如義大利文藝復興,日耳曼在1770-1830,在音樂藝術達到同樣古典完美。如海頓、莫札特、貝多芬、舒伯特;歌德之詩亦於此時。
彌爾:人類ㄉ前途取決於創新思想的力量,取決於個人重新發現舊有的真理,取決於創造新的真理。….國家如為使人民成為更馴服的工具,會使人民渺小。
費爾巴哈:上帝是偶ㄉ第一考慮;理性是偶ㄉ第二考慮;人是偶ㄉ第三也是最後考慮。
小說是十九世紀ㄉ獨特創造,正如電影之於二十世紀。
1914年前ㄉ 社會受工業化和城市化經驗ㄉ塑造 以及為控制和管理所需ㄉ大規模組織ㄉ塑造 ,不論此組織是國家或政黨或企業。
1870-1900世界工業生產量增加近4倍;世界貿易量增加到3倍
1898-1913貿易增一倍引起保護主義
1870-1914自由主義頂峰
「 現 代 戲 劇 之 父 」·約翰·易卜生(挪威文:Henrik Johan Ibsen,1828年3月20日-1906年5月23日),1890-1906為爭議風暴中心 使批評家不爽而年青人風靡
他對世間男女自欺欺人的虛偽與幻想感到義憤填膺 對時代流行的道德與社會觀念質疑 揭露言論與現實之間ㄉ差距
他ㄉ戲劇讓觀眾可以認出或不敢認出自己ㄉ情景
弗里德里希·威廉·尼采(德語: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,1844年10月15日-1900年8月25日)是德國著名的哲学家
其之所以有異常震撼力 在於他能以言詞表達19世紀末知識份子要與過分有組織和理性ㄉ文明決烈ㄉ衝動=本能和感情超越理智ㄉ衝動
西格蒙德·佛洛伊德(Sigmund Freud,1856年5月6日-1939年9月23日),其心理分析是19世紀浪漫文學ㄉ高峰之一
卡爾·古斯塔夫·榮格(Carl Gustav Jung,1875年7月26日—1961年6月6日),瑞士著名心理學家,也是個精神科醫生。他是分析心理學的始創者。他在對神話功能ㄉ調查指出 在任何時代 人都在某種形式ㄉ宗教和神話中找到ㄌ生命ㄉ意義
現代主義大師勒·柯布西埃的建築,從體現現代派建築light bright white ... 但柯布西埃在這些建築中表現的詩意,有一個大的前提,這就是機器的詩意。勒·柯布西埃的模數體系是以人體基本尺度爲標準建立起來的,它由整數比、黃金比和費波納齊級數組成。柯布西埃進行這一研究的目的就是爲了更好地理解人體尺度,爲建立有秩序的、舒適的設計環境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,這對內、外部空間的設計都很有參考價值。該模數體系將地面到臍部的高度1130mm定爲單位A,身高爲A的φ倍(AXφ≈(1130×1.618≈1829mm),向上舉手後指尖到地面的距離爲2A。將以A爲單位形成的φ倍費波納齊數列作爲紅組,由這一數列的倍數形成的陣列作爲藍組,這兩組數列構成的數位體系可作爲設計模數。
神學ㄉ焦點---神ㄉ秩序/////科學ㄉ焦點--自然ㄉ秩序////
人文主義--人***要解放人ㄉ能力先決條件為個人自由***重視思想
世界人口在1750工業革命開始時為7.5億///1925為20億///2000為60億
1800全世界只有2城市人口超過100萬---倫敦和廣州
比較現實ㄉ人文主義觀點承認人ㄉ局限性和軟弱性 把希望寄託於人ㄉ潛在創造性
甘地給隨從者ㄉ法寶:要做決定時就要想到所遇過最窮苦者,然後自問:這決定會對那窮苦者帶來何好處
人文主義ㄉ永恆價值觀----自由 平等 人權
組織ㄉ最大資源 才智*經驗*忠誠